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景象,用诗意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月亮的赞美和对节日的感慨。
首先,“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这里说,夜空凉爽,云雾缭绕,月亮像玉一样的蟾蜍悬挂在秋天的夜空中。这里的“三五”指的是月亮的形状,像三五个小圆圈。
接着,“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描述了星星排列整齐,月亮高挂在天空中,好像那些传说中的鬼魅见了也要愁眉苦脸。这里的“鬼魅愁”形象地表达了月亮的明亮和美丽。
然后,“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泉水清澈,月亮的寒气使泉水显得更加晶莹剔透,露水滴落,月光在露水上闪烁,像一层冷冷的光。
最后,“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作者看到这美丽的月亮,不想折一枝桂花来祭拜,只是静静地欣赏,不忍心结束这份美好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了中秋节的宁静与美丽。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