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怨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译文及注释

香帏(wéi)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春风吹动帐子阵阵花香飘入楼中,调高音调去弹筝以排解夜里愁怀。
香帏:芳香艳丽的帏帐。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为远隔关山的人肠断却又说不清,不知不觉残月已经移到帘钩之下。
不解说:说不清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风吹动帐子阵阵花香飘入楼中,调高音调去弹筝以排解夜里愁怀。
为远隔关山的人肠断却又说不清,不知不觉残月已经移到帘钩之下。

注释
香帏:芳香艳丽的帏帐。
不解说:说不清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独处时的寂寞与哀愁。

第一句"香帏风动花入楼"写得很美:风吹动带着香气的帷帐,花瓣随风飘进小楼。这个画面既温柔又带着几分寂寥,暗示这是一个春天的夜晚,女子独自在闺房中。

第二句"高调鸣筝缓夜愁"是说女子弹着音调高亢的筝琴,想用音乐来排解漫漫长夜中的忧愁。这里"高调"和"缓愁"形成对比,说明她虽然弹着激昂的曲子,却依然无法真正缓解内心的苦闷。

第三句"肠断关山不解说"最让人心疼。女子思念远方的人想到肝肠寸断,但"关山"阻隔,这份思念无处诉说。"关山"在古代常指遥远的路途或边关,暗示她思念的人可能远行或从军。

最后一句"依依残月下帘钩"用月亮西沉的景象收尾。将落的月亮依依不舍地挂在帘钩上,就像女子对远方之人不舍的思念。这个画面特别有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久久不愿入睡。

整首诗用风、花、筝声、月亮这些日常景物,细腻地刻画出一个思念成疾的女子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说不出的思念"——明明痛苦到极点,却无人可诉,只能对着月亮发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接说"我好想你"更有感染力。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