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东园暝坐,用吷盦韵

画省喧笳鼓。
边风急,穷秋烟暝催暮。
蛮熏未洗,吴棉自检,薄寒珍护。
筝弦也识愁端,渐瑟瑟、偷换雁柱。
更送冷、败叶声乾,敲窗点点如雨。
琴心寄远难凭,孙源閒蜀,巴水连楚。
流波断锦,孤衾怨绮,梦抽离绪。
寒声已度关塞,任碎捣、繁砧急杵。
数丽谯、廿五秋更,乌啼向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深秋傍晚的萧瑟场景,充满了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上片(前八句)写景: 1. 开篇用"画省喧笳鼓"点出官署的喧嚣,与后文的孤寂形成对比。 2. "边风急"三句写深秋傍晚的凄凉:边塞的寒风、暮色中的烟雾,都在催促着夜幕降临。 3. "蛮熏未洗"三句写主人公的处境:异乡的熏香未散,只能自己翻找吴地的棉衣御寒。 4. "筝弦"两句用拟人手法,说筝弦似乎也懂得忧愁,音调渐渐变得低沉。 5. 最后用"败叶敲窗"的细节,把秋夜的寒冷具象化。

下片(后八句)抒情: 1. "琴心寄远难凭"直接点明思念远方之人的主题。 2. 用"孙源"、"巴水"等地名,暗示相隔遥远。 3. "流波断锦"三句写独眠的怨恨,连梦境都被离愁填满。 4. "寒声已度关塞"写思念穿越关山,任凭捣衣声再急促也无法传递。 5. 结尾用"乌啼向曙"的黎明景象,暗示主人公彻夜未眠。

全词特色: 1. 通过"蛮熏"、"吴棉"等细节体现异乡漂泊感 2. 用"败叶敲窗"、"捣衣声"等声音描写烘托氛围 3. 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愁绪完美结合 4. 最后以黎明作结,留下余韵

这首词把深秋的萧瑟与游子的思乡之情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声音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与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