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儿

牧牛儿,放牛莫放涧水西,涧水流急牛苦饥。放牛莫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懒。

儿懒随牛莫着鞭,几年力作无荒田。雨调风顺租税了,儿但放牛相对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放牛娃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充满生活智慧的放牛故事。全诗就像一位老农在唠家常,语言朴实却暗藏深意。

开头直接喊"牧牛儿",像长辈在叮嘱孩子:别把牛赶到西边的急水涧,水流太急牛喝不到水会挨饿;也别让牛总趴在青草堆里,牛光顾着吃草不肯走,孩子也会跟着犯懒。这两句把放牛的经验说得明明白白,画面感很强,我们仿佛能看到湍急的涧水和贪吃的牛。

中间四句更妙:孩子懒洋洋跟着牛走时,千万别挥鞭子催赶。只要牛肯踏实干活,田地就不会荒废。这里藏着大智慧——对待牲畜(也可以看作对人)要懂得顺应天性,强迫不如引导。就像现在说的"慢工出细活",看似悠闲的放牛方式反而能保证收成。

最后两句像幅温馨的田园画:等到风调雨顺、交完租税的好年景,放牛娃就能安心地躺在牛身边打盹。这既是农民最朴实的愿望,也暗含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全诗用最接地气的放牛场景,道出了劳动的真谛——尊重规律、踏实付出,自然会有好结果。

张载

张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亢与张载、张协二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