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柳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
俾予靖之,后予极焉。(一章)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
俾予靖之,后予迈焉。(二章)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三章)
《诗经名物图解》:柳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
俾予靖之,后予极焉。(一章)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
俾予靖之,后予迈焉。(二章)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三章)
《诗经名物图解》: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菀柳》,是出自古代的作品,主要是对柳树的描绘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寓意。接下来,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第一章开始提到“有菀者柳”,这里的“菀”是形容茂盛的样子,也就是说有一棵茂盛的柳树。接下来的“不尚息焉”,表达的是人们在这棵柳树下休息并不受到欢迎或者不被允许的意思。“上帝甚蹈,无自昵焉”,可能是古人对于天神意志的表达,可以理解为这是上天的意愿,让人们不要过于亲近这棵柳树。而“俾予靖之,后予极焉”,则是希望人们能够平静地对待这棵柳树,不要过于极端地追求与之亲近。
到了第二章,结构和第一章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语气稍有不同。“有菀者柳,不尚愒焉”,这里的“愒”有短暂停留的意思,表达出人们在这棵柳树下短暂停留也不被允许。“上帝甚蹈,无自瘵焉”,继续强调这是上天的意愿,告诫人们不要过度亲近柳树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则是希望人们能够平静地对待并离开这棵柳树。
第三章则转向了描述“有鸟高飞”,有一只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象征着自由和无限的可能。“亦傅于天”,表达了这只鸟飞翔得非常高远。“彼人之心,于何其臻”,这里的“彼人之心”指的是某些人的心态或者想法,“于何其臻”则表达他们的目标或期望非常远大。最后一句“曷予靖之,居以凶矜”,则是对前面提到的柳树和鸟的对比,暗示那些追求高远的人对于现实的稳定生活可能持有的凶忌谨慎的态度。
整体来看,《菀柳》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和鸟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反思和对人生的不同追求的描绘。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到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