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行舟将发同人极道西溪茭芦庵之胜遂棹小舟往游夜载月而归

胜游都道西湖好,清溪别饶幽致。
路曲如环,舟轻似弃,十里芦花无际。
波光净洗。
衬竹翠枫丹,自然明媚。
渺渺伊人,溯洄宛在水中沚。
名流一觞一咏,碧纱笼好句,游迹曾寄⑴。
学士词章,佛龛灯火,都付颓垣荆祀。
我来暮矣。
趁酒熟莼香,一舟孤系。
冷月黄昏,荡吟情欲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次说走就走的西溪夜游,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全词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上片写西溪的自然美景。开头用对比手法,说大家都夸西湖美,但西溪更幽静别致。接着用"路曲如环,舟轻似弃"这样生动的比喻,描写小船在弯弯曲曲的溪流中轻快前行的感觉。"十里芦花无际"展现出一片开阔的芦苇荡,波光倒映着翠竹红枫,色彩明丽。最后借用《诗经》中"在水一方"的意境,给景色增添了一丝朦胧的诗意。

中片转入人文历史。提到历代文人在这里饮酒赋诗,把佳作题写在碧纱上。但如今这些风流遗迹都已荒废,只剩下破败的墙壁和野草。这里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下片写自己的游兴。作者傍晚时分来到这里,趁着莼菜鲜嫩、美酒飘香,独自系舟游玩。在清冷的月光下,诗情画意油然而生。结尾"荡吟情欲起"的"荡"字用得巧妙,既指小船轻摇,也暗示诗兴荡漾。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画,既有"芦花无际"的远景,也有"竹翠枫丹"的特写,还有"冷月黄昏"的氛围渲染。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往昔风雅的追慕。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性而游、即景生情的闲适情趣,让读者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在月光下的溪流中荡舟漫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