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酬章十八兄

每叹经年别,人生有几年。关河长问道,风雨独随缘。
寓蝶成庄梦,怀人识祢贤。徽猷不及此,空愧白华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久分别的感慨,以及人生短暂的无奈。

首联“每叹经年别,人生有几年”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常常感叹与友人分别多年,而人生又能有多少年呢?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暗含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关河长问道,风雨独随缘”写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关河指遥远的路途,诗人一直在路上奔波,经历风雨,只能随遇而安。这两句透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寂寥感。

颈联“寓蝶成庄梦,怀人识祢贤”用了两个典故。“庄梦”指庄子梦蝶的故事,表达人生如梦的虚幻感;“祢贤”指三国时期的祢衡,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隐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徽猷不及此,空愧白华篇”是诗人的自谦之词。“徽猷”指美好的德行或谋略,诗人觉得自己比不上友人的高尚品格,只能惭愧地写下这首诗(“白华篇”代指诗作),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敬仰。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还透露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诗人通过典故和意象,让情感更加深沉,读来令人动容。

清江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诗僧。幼出家,代宗大历初至杭州华严寺,师华严宗僧人守真。归越州开元寺后,又从昙一学《四分律》。大历八年(773)至南阳从慧忠习禅观。大历、贞元间以能诗闻名于江南,与诗人皎然齐名,时称会稽二清。与当时诗人交往频繁。晚年住襄州辨觉寺,约卒于宪宗元和间。《宋高僧传》卷十五有传,另参《唐才子传》卷三。其诗多送别赠答及行旅抒怀之作。《全唐诗》存诗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