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猃狁孔炽,我是用急。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一章)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二章)
四牡脩广,其大有颙。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三章)
猃狁匪茹,整居焦穫。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四章)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
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猃狁,至于大原。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五章)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六章)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猃狁孔炽,我是用急。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一章)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二章)
四牡脩广,其大有颙。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三章)
猃狁匪茹,整居焦穫。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四章)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
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猃狁,至于大原。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五章)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六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六月》是一首描写古代战争的诗歌,讲述周朝军队出征讨伐猃狁(北方游牧民族)的故事。全诗通过战前准备、行军作战、凯旋庆功三个部分,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第一章到第三章写战前准备: - 六月本是农忙季节,但军情紧急("猃狁孔炽"),战士们不得不放下农活,整理战车("戎车既饬")、准备军装("既成我服")。 - 战马雄壮("四牡骙骙"),装备精良,表现出严整的军容("有严有翼")。诗人反复强调"王于出征",突出这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第四章到第五章写激烈战斗: - 猃狁来势汹汹("匪茹"),侵占领土直到泾阳。周朝军队高举绣着鸟纹的旗帜("织文鸟章"),派出精锐战车("元戎十乘")冲锋陷阵。 - 战场上车马奔腾("如轾如轩"),最终将敌人赶回大原。特别赞美统帅吉甫("文武吉甫"),说他能文能武,是各国的榜样。
第六章写胜利归来: - 吉甫设宴庆功("燕喜"),用蒸鳖鱼、生鱼片("炰鳖脍鲤")招待战友。最后提到贤臣张仲("孝友"),暗示胜利不仅靠武力,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画面展现战争全过程,如整理战车、战马嘶鸣、旗帜飘扬等细节,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 既有宏大场面("万邦为宪"),又有生活细节(吃鱼庆功),刚柔并济。 3. 通过赞美吉甫、张仲,传递"文武兼备"的治国理念,比单纯描写战争更有深度。 4. 六月农忙时节出征的设定,凸显将士"舍小家保大家"的牺牲精神,容易引起共鸣。
全诗就像一部古代战争纪录片,既有热血沸腾的战斗场面,又有胜利后的温情时刻,生动展现了古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朴素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