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叔庸同行过其故居见迎春一株

野花一株何人栽,欲开未开迎春来。主人归来花欲语,欲语不语令人哀。

往年看花年正少,花前把酒花长笑。妻能歌舞妾能弹,门外催租无吏到。

二十年来院落空,兔葵燕麦竞为容。墙角一丛憔悴煞,年年无主泣东风。

今日归来君不住,君今又向何州去。上林骑马听莺时,慎勿长忘故园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一株迎春花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物是人非、家园变迁的伤感故事。

诗的开头描写了一株野生的迎春花,不知是谁栽种的,在春天将开未开。这里的花仿佛有了生命,想要对归来的主人说话却又沉默,这种欲言又止的状态让人感到哀伤。

接着诗人回忆往昔:当年主人年少时,在花前饮酒作乐,花似乎也在欢笑。那时家里有能歌善舞的妻子,会弹琴的妾室,生活富足到连催租的官吏都不上门。这段回忆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但二十年后,一切都变了。院落空空荡荡,杂草丛生,只有墙角那丛憔悴的迎春花,年复一年地在春风中哭泣,再也没有主人欣赏。最后诗人感叹:如今你(指主人)回来了却不住下,又要去往他乡。即便在京城骑马赏花时,也请不要忘记故乡的这株老树。

全诗通过迎春花的"眼睛",见证了主人家庭的兴衰。用花的"欲语不语"、"长笑"、"泣东风"等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最后两句更是点明主旨: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这种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