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田园牧牛图景,语言质朴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荒疃""孤村"勾勒出空旷的乡野:不知是谁家的荒草地连接着平原,也不知何处的小村旁矗立着高大的树木。这种不确定的询问语气,让画面显得更加辽阔寂寥,仿佛让人看到天地间随意散落的村落。
后两句笔锋转到牛身上:公家的田地已经耕完,牛儿正悠闲歇息,迎着春风自在地吹奏横笛("横玉"指笛子)。这里用拟人手法,让牛像人一样享受闲暇时光,吹笛的画面既突然又和谐,把普通的放牧场景写出了诗意。
全诗妙在通过"闲牛吹笛"这个超现实的细节,把农耕生活的艰辛转化为田园的闲适之美。牛在传统意象中总是勤劳的象征,这里却让它暂时卸下重担,享受春风,这种反差让整幅画面顿时生动起来。诗人看似在写景,实则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