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借毕仲永的口吻,为迎接一位叫汪梅庵的御史(古代监察官员)而写的。全词用直白生动的语言,赞美了这位官员的品格和影响力。
上片(前四句)直接夸赞御史的刚正不阿:说他乘坐的车马都带着一股正气("乘*刚直"),一上任就展现出整顿吏治的决心("揽辔澄清")。他的名声早就传到了五羊城(广州的古称),所到之处人们都肃然起敬。这里用"凛然"形容他令人敬畏的气场,就像一道寒光让人不敢造次。
下片(后四句)转向更生活化的描写:先说梅庵外开着稀疏的梅花("疏花破玉"),枝头结着能做美味羹汤的果子(暗指梅子),用这些清雅的景物衬托主人的品格。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说这位御史不会久留("催归不入"),因为他注定要进朝廷执掌大权("秉钧衡"),但眼前的美景不仅触动了他的诗兴,更暗示他的到来会给地方带来积极影响。
全词妙在把严肃的官员形象和自然景物结合:既用"刚直""凛然"突出其威严,又用"疏花""佳实"展现其文人雅趣。最后两句尤其巧妙,既表达了对他高升的期待,又暗含"好官不会久留地方"的遗憾,让赞美显得更真实可信。
陈栎
(1252—1334)元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宋亡,隐居著书。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善诱学者,谆谆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学者称定宇先生,晚称东阜老人。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