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花朝

秾春无限好,正云剪春罗,水铺明镜。
满目红芳,记淡烟斜日,江南时景。
红板桥西路,有万缕、绿杨拖径。
更怜次第风光,巧斗吴娘花胜。
回首夭桃露井。
忆檀板银罂,那时偎并。
人在花朝,有婵娟姿格,玲珑情性。
自后堂分袂,长则是、如酲似病。
可惜憔悴兰成,凄凉家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曲游春·花朝》用春日美景反衬相思之苦,读来像看一部唯美又伤感的爱情电影。

上片是春日风光纪录片: 开篇用"云剪春罗"形容天空像被剪开的轻纱,"水铺明镜"写湖面平静透亮,立刻让人看到明媚春光。接着镜头转到开满鲜花的小路,特别提到红板桥边的杨柳绿枝垂落,像给小路挂上绿帘子。最后说这些美景像江南女子头上的花饰般精致——原来所有风光都是为了引出对佳人的思念。

下片变成回忆杀: 诗人突然想起曾经和恋人在桃花井边约会,那时她拿着檀板(乐器)和银酒杯,两人亲密依偎。特别强调"花朝节"(百花生日)相遇的她,既有仙女般的美貌,又有冰雪聪明的心思。但自从在后堂分别后,诗人就像喝了闷酒整天昏沉,像生了相思病。结尾自比南北朝憔悴的诗人兰成(庾信小字)和失意的家令(指西汉晁错),把个人愁绪升华成古今共通的失意情怀。

全词妙在: 1. 用4K高清画质写春天,却每处景物都藏着对恋人的思念 2. "如酲似病"把相思具象成宿醉和生病,特别有代入感 3. 最后用历史人物自比,让个人情感有了历史厚重感 就像现在人拍Vlog:前面是唯美空镜,中间穿插甜蜜回忆杀,最后配上忧郁的独白,古今文艺青年的表达方式原来如此相似。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