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赞

杨柳枝头,琉璃瓶里。
一滴浑无,千波竞起。
步步金莲衬足生,何曾踏著自家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观音赞》用非常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超脱。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前四句用两个反差画面 "杨柳枝洒水"和"琉璃瓶空无"形成对比——明明观音的杨柳枝只蘸了一滴净水(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掀起千层浪花(影响巨大)。这就像生活中,真正的慈悲往往从微小举动开始,却能产生深远影响。

2. "金莲"的巧妙双关 "步步金莲"表面写观音脚踏莲花,实际暗指世人盲目追求表面富贵(金莲象征奢华)。但观音的莲花是虚幻的,暗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形式。

3. 最后一句点破禅机 "没踩到自己的脚"这句最妙:看似说观音凌空行走,实则比喻真正觉悟者不会执着于"自我"。就像我们总在意"我做了好事""我修行好",而真正的慈悲是忘记"我在帮助别人"的状态。

全诗精髓在于:用观音的形象告诉我们,真正的慈悲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刻意表现;真正的修行在于放下对形式的执着,就像那滴无形的水,却能滋养万千生命。

释子益

释子益(?~一二六七),号剑关,剑州(今四川剑阁)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初住隆兴府兴化寺。移住隆兴府云岩寿宁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福州西禅怡山长庆寺。三年卒。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有《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林希逸所撰序。释子益诗,以辑自《语录》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