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岁岁但防虏,西征早晚休。匈奴不系颈,汉将但封侯。
夕照低烽火,寒笳咽戍楼。燕然山上字,男子见须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古代边疆将士的无奈与悲凉,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

年年都在防着匈奴来犯,朝廷派兵西征却迟迟不撤军。敌人没被打服("不系颈"指没投降),将军们却忙着给自己讨封赏。夕阳照着冷清的烽火台,戍边士兵在寒风中听着凄凉的胡笳声。想到当年名将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荣耀,如今的将士们看了都得脸红——因为现在的人只顾争功,早忘了保家卫国的初心。

诗的魅力在于用对比戳破现实: 1. "防虏"和"封侯"的对比——士兵受苦,将领捞好处。 2. 夕阳、寒笳的凄凉画面,反衬出将士们的孤独。 3. 用历史名将的功绩,打脸当下军队的腐败。

就像现在说"边防战士啃冻馒头,某些人却忙着评功领奖",作者用古诗词说出了永恒的讽刺:真正付出的人被遗忘,钻营的人反而得利。最后那句"男子见须羞",简直像在骂:"是男人看到这种情况都得害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