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邮与袁明府文毂饮甓社湖因忆吾友宗子相尝豪饮于此屈指二十年所矣袁是子相通家子也感而赋赠
宗君一往二十年,江左风流尚宛然。
袁郎崛起亦不晚,遗调曾传广陵散。
恍如杨子逢桓谭,安得中郎遇元叹。
作客况在黄岩山,卧起云壑非人间。
讼堂一挥百牍尽,坐听流水心常閒。
兴来笔底兴烟雾,华顶霞标照毫素。
海峤曾赓康乐诗,天台未数兴公赋。
梦寐惟思燕市盟,白雪一字千金轻。
但逢吾党便绝倒,三公九锡非其情。
顷者甘泉计群吏,冠盖纷纷向朝市。
翩翩凫舄人不知,独夜燕关叩萧寺。
入门一揖即称诗,崟崎磊落心奇之。
饮罢诸天明月堕,复似西江夜咏诗。
为欢几日忽分手,舣棹秦邮迟予久。
娱以千金秦女箫,饮我十日平原酒。
骊珠忽浮甓社湖,酒酣兴剧仍狂呼。
风雷半夜惊涛起,应是当年旧酒徒。
袁郎崛起亦不晚,遗调曾传广陵散。
恍如杨子逢桓谭,安得中郎遇元叹。
作客况在黄岩山,卧起云壑非人间。
讼堂一挥百牍尽,坐听流水心常閒。
兴来笔底兴烟雾,华顶霞标照毫素。
海峤曾赓康乐诗,天台未数兴公赋。
梦寐惟思燕市盟,白雪一字千金轻。
但逢吾党便绝倒,三公九锡非其情。
顷者甘泉计群吏,冠盖纷纷向朝市。
翩翩凫舄人不知,独夜燕关叩萧寺。
入门一揖即称诗,崟崎磊落心奇之。
饮罢诸天明月堕,复似西江夜咏诗。
为欢几日忽分手,舣棹秦邮迟予久。
娱以千金秦女箫,饮我十日平原酒。
骊珠忽浮甓社湖,酒酣兴剧仍狂呼。
风雷半夜惊涛起,应是当年旧酒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苏高邮(古称秦邮)与友人袁文毂饮酒时,触景生情怀念已故好友宗子相而作。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三个动人层次:
1. 时光与传承(前八句) 开篇用"二十年"点明时间跨度,将逝去的友人宗子相比作东晋风流名士,而眼前袁文毂的才情就像古琴名曲《广陵散》般一脉相承。这里用"杨子逢桓谭"(汉代学者相遇的典故)、"中郎遇元叹"(蔡邕与顾雍的知音故事)两组历史典故,巧妙连接了逝者与生者之间的精神传承。
2. 山水与豪情(中间十二句) 描绘袁文毂的潇洒生活:在黄岩山办公时,他能在云海间卧起,快速处理完公文后静听流水。兴起时提笔作画,笔下能现华山云霞;写诗水平堪比古代谢灵运、孙绰等名家。但这样的人物却更珍视与知己"燕市"(指北京)饮酒论诗的时光,视友情重于功名利禄。
3. 酒宴与追忆(后十四句) 具体描写当下酒宴场景:在甓社湖畔,两人像当年宗子相那样对月狂饮、即兴赋诗。当夜半湖面风雷骤起时,作者恍惚觉得是当年那些"旧酒徒"(指宗子相等故人)的灵魂来共饮。最后"骊珠"(宝珠)的比喻,将这场跨越二十年的酒会升华成精神珍宝。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饮酒"写成连接生死、贯通古今的仪式。湖面惊涛既是自然现象,又被赋予灵性——仿佛逝去的老友们仍在参与这场酒会。这种将现实场景与超现实想象融合的手法,让普通的友人聚会升华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盛宴,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对友谊永恒性的浪漫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