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二首 其一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通遇无所将。
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方。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凤凰比喻自己,表达了一个游子归乡后遇到心仪女子却无法相守的复杂情感。

开篇用"凤兮凤兮归故乡"的重复呼唤,就像现代人说"回家啦回家啦"一样,透着兴奋和感慨。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像凤凰一样在外漂泊多年(遨游四海),如今终于回到故乡。

但紧接着就出现了转折:虽然回来了,却还没遇到好时机(时未通遇),心里空落落的(无所将)。没想到今晚突然(何悟今夕)在这个厅堂里,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有艳淑女在此方)。

最让人心痒的是"室迩人遐毒我肠"——姑娘明明就在不远处的房间里(室迩),却感觉像远在天边(人遐),这种想得得不到的感觉折磨着诗人的心(毒我肠)。就像现代人遇到暗恋对象却不敢表白时的抓心挠肝。

最后一句"何缘交颈为鸳鸯"是整首诗的情感爆发点:怎样才能像鸳鸯鸟那样亲昵地在一起呢?这个直白的愿望,把前面所有铺垫的思念之情都凝聚成了一个具体的渴望。

全诗用简单的比喻(凤凰、鸳鸯)和直白的心理描写,把那种"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暗恋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毒我肠"这个说法,把相思之苦形容得像中毒一样难以忍受,非常生动形象。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