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月·蛮府辍棹时

蛮府辍棹时,梅熟处日日阑风吹雨。
无心好梦,早被行云勾住。
难道今番是梦,梦里分明说与。
留不得,翠衾凉,珠泪飘残蜜炬。
啼鹃满山树。
谢多情小鸟,劝侬归去。
秋期过了,夜月寒生南浦。
执手枯荷池上,宛种玉。
亭东路。
贪梦好,问柔魂,可曾飞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南方雨季思念家乡的愁绪。

上片开头用"蛮府"点明身处异乡,停下船时正值梅雨季节,天天风吹雨打。这人睡不好觉,连做个好梦都被乌云打断。半梦半醒间,他恍惚觉得现在就是在做梦,梦里有人明确告诉他:你留不住这里了。醒来时被窝冰凉,蜡烛烧尽,只剩眼泪。

下片写满山杜鹃啼叫,像是多情的小鸟在劝他回家。但回家的时间已经错过,现在已是秋夜,南浦月色寒冷。他想起曾经和心上人在荷塘边牵手,如今荷塘只剩枯荷,就像他们种在亭东路的爱情。最后他自嘲地问:我这么贪恋梦境,不知你的魂魄可曾飞来看我?

全词妙在虚实交织:雨是真,梦是假;杜鹃劝归是想象,秋夜寒月是现实;回忆中的甜蜜与眼前的凄凉形成强烈对比。最动人的是结尾,明知是梦却偏要问,把思念写得既痴情又心酸。这种欲归不能、欲忘不得的矛盾心理,正是游子思乡的典型写照。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