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过睿川师院

长生推献寿,法坐四朝登。问难无强敌,声名掩古僧。
绝尘苔积地,栖竹鸟惊灯。语默俱忘寐,残窗半月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修行生活和超凡境界,用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禅意。

前四句写高僧的德行:人们用"长生"的祝福为他贺寿,他在讲经台上历经四朝依然庄严。他解答佛学疑问时无人能驳倒,声名甚至盖过了古代高僧。这里用"无强敌"形容他佛学造诣深厚,像一位无敌的智者。

后四句转向禅院夜景:青苔爬满与尘世隔绝的地面,栖息的竹枝上鸟儿被灯光惊飞。主客相对静坐,在忘言的境界中不觉已到深夜,只见残破窗棂间挂着半月。诗人用"苔积地"表现修行之地的幽寂,"鸟惊灯"的动静对比更显禅院清静。最后"半月棱"的意象,既交代时间,又暗喻佛法如月,虽残仍明。

全诗通过"苔痕"、"惊鸟"、"残窗"等日常景物,自然烘托出高僧"语默俱忘"的禅定状态,没有直接说教,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宁静智慧。就像用月光照出禅意,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空灵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