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秋光萧瑟,抚景增愁,填此遣兴兼悼归程氏先姊。时九月初七,姊亡日也

暮山岑。斜阳一抹初沉。听寥天、征鸿过也,燕归盼到而今。

小窗虚、风敲残叶,荒郊静、衣捣清砧。春记重三,秋怜重九,惯看疏雨弄轻阴。

暗染却、闲愁几许,脉脉感幽襟。凭消遣、琴弦筝柱,总带商音。

忆婵娟、当时聚首,兰闺何限欢心。倚苓床、挑丝共绣,携砚匣、握管联吟。

旧事空题,前期不再,重求鹿梦杳难寻。忍对此、数丛篱菊,花正绽黄金。

花知否、年来憔悴,半为情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姐姐的思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的具体内容和情感。

诗的开头,“秋光萧瑟,抚景增愁”,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作者身处秋天,面对凄凉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愁绪。接下来,“暮山岑”描述了傍晚时分山色的荒凉,“斜阳一抹初沉”,则是夕阳逐渐消失的情景,这些都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氛围。

“听寥天、征鸿过也,燕归盼到而今”,在这里,作者通过听到空中飞过的雁叫声,以及燕子归巢的景象,表达了对已故姐姐的怀念之情。雁群过境和燕子归巢的景象,都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亲人的离去。

“小窗虚、风敲残叶,荒郊静、衣捣清砧”,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寂静,窗户空荡,风吹落残叶的声音,荒郊中的捣衣声,都增加了一种孤独和忧伤的情感。这样的景象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接下来,“春记重三,秋怜重九,惯看疏雨弄轻阴”,这是回忆起姐姐在世时与作者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春天、端午、秋天、重阳节,这些节日都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因为它们都是作者和姐姐共度的回忆。这里的“疏雨弄轻阴”则表达了即使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有人相伴的情景。

“暗染却、闲愁几许,脉脉感幽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心中积聚的深深的愁绪,这种愁绪是无法言说的,只能默默地感受。作者提到的“幽襟”正是这种难以言说的愁绪。

“凭消遣、琴弦筝柱,总带商音”,这里的“琴弦筝柱”指的是作者通过弹琴和弹筝来消遣时间,但是这样的消遣并没有带来快乐,反而都带着一种悲伤的情感,“商音”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常用来表达哀伤的情感。

“忆婵娟、当时聚首,兰闺何限欢心”,这几句回忆起姐妹俩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泪眼婆娑中,又感受到无限的欢欣和快乐。

“倚苓床、挑丝共绣,携砚匣、握管联吟”,这里描述了姐妹俩一起绣花、读书、作诗的温馨画面,这些细节都增加了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旧事空题,前期不再,重求鹿梦杳难寻”,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再也无法回到那些美好时光的无奈。这里的“鹿梦”出自庄子的《逍遥游》,用来形容无法实现的理想或愿望。

最后,“忍对此、数丛篱菊,花正绽黄金”,作者看到篱笆边的菊花正在盛开,黄金般灿烂。这里通过菊花的美丽来反衬出作者内心的伤感,菊花的开放虽然美丽,但无法弥补失去姐姐的悲伤。

“花知否、年来憔悴,半为情深”,最后一句中,作者问道:“菊花,你知道吗?我为什么这么憔悴,是因为对你的思念太深了。”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姐姐深深的思念和痛苦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