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仲冬上浣蒙子苾(沈祖棻教授)品茗涨秋茶楼
尘涤襟怀,香沾茗碗,乱后怯言心绪。
家山惊破,塞雁离群,喜有剑书随度。
朝夕溅泪惊心,遍地虫沙,满天风雨。
赖乌丝写恨,朋簪相慰,顿消凄楚。
深自愧、苦学涂鸦,寒能映雪,难识艺林幽路。
星槎未返,丁鹤言归,乍霁望中烟雾。
长盼生还故里,闲补亡诗,清娱莱舞。
叹灯昏壁冷,犹是华阳寄旅。
家山惊破,塞雁离群,喜有剑书随度。
朝夕溅泪惊心,遍地虫沙,满天风雨。
赖乌丝写恨,朋簪相慰,顿消凄楚。
深自愧、苦学涂鸦,寒能映雪,难识艺林幽路。
星槎未返,丁鹤言归,乍霁望中烟雾。
长盼生还故里,闲补亡诗,清娱莱舞。
叹灯昏壁冷,犹是华阳寄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战乱年代,作者在茶馆与友人喝茶时,借茶抒怀,表达了对家国动荡的忧思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用"涤尘""茶香"描写品茶的闲适,但"乱后怯言心绪"立刻转折,带出战乱阴影。接着用"家山惊破"(故乡被毁)、"塞雁离群"(像离群孤雁)比喻漂泊之苦,幸好还有"剑书随度"(随身携带的书剑)作伴。后面"溅泪惊心""虫沙风雨"这些意象,生动表现了战乱的惨状。最后写靠写诗(乌丝指墨迹)和友人相聚(朋簪指朋友)来排解愁苦。
下片(后半部分): 先谦虚说自己"苦学涂鸦"(字写得差)、"寒能映雪"(用典表示刻苦),但仍摸不透艺术真谛。用"星槎未返"(出海未归的船)、"丁鹤言归"(化用典故表示思乡)表达漂泊无依。望着雨后烟雾,期盼能"生还故里",过写诗(补亡诗)、尽孝(莱舞指孝养父母)的平静生活。结尾"灯昏壁冷"的孤寂画面,点明自己仍客居"华阳"(成都古称)的现实。
全词通过饮茶这件小事,层层展开乱世文人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战乱的痛心,又有艺术追求的执着;既有思乡的愁苦,又有友情的温暖;最终落在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语言凝练,用典自然,哀而不伤,展现了传统文人在逆境中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