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驻马城南路,对绕堤深柳,垂荫天窄。
散曲芳悰,怕东风飏起,几丝愁碧。
雾眼花光隔。
任叶底、乱莺梭织。
背画阑、影落平芜,遥揖翠微山色。
水侧。
凭高望日。
问残酒催醒,何处羌笛。
门巷依然,叹兰丛露冷,枣林香寂。
梁杏春无迹。
剩幕燕、飘零如客。
问晓风、夜月徘徊,几人鬓白。
散曲芳悰,怕东风飏起,几丝愁碧。
雾眼花光隔。
任叶底、乱莺梭织。
背画阑、影落平芜,遥揖翠微山色。
水侧。
凭高望日。
问残酒催醒,何处羌笛。
门巷依然,叹兰丛露冷,枣林香寂。
梁杏春无迹。
剩幕燕、飘零如客。
问晓风、夜月徘徊,几人鬓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黄昏的城南景色,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淡的愁绪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上片从驻马停步开始写起:诗人停在城南路边,眼前是环绕堤岸的浓密柳树,垂下的柳枝把天空都遮得狭窄了。飘落的柳絮带着春天的气息,但诗人却担心东风吹起时,那碧绿的柳丝会勾起愁思。薄雾中春花朦胧不清,任凭黄莺在树叶间穿梭鸣叫。转身离开画栏时,影子落在平旷的原野上,远处青翠的山色仿佛在向诗人行礼。
下片转到水边高处:诗人借着酒意眺望夕阳,不知何处传来的羌笛声催醒了残存的醉意。熟悉的街巷依然如故,可叹的是兰草丛沾着冷露,枣林也失去了往日的芬芳。梁上的杏花早已凋零无痕,只剩下屋檐下的燕子像漂泊的旅人般无依无靠。最后诗人对着晨风夜月发出叩问:这世间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时光流逝中渐渐白了头发?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春日迟暮的惆怅与人生漂泊的孤独感完美融合。柳絮、莺啼、山色等意象清新自然,而"残酒催醒""飘零如客""几人鬓白"等句则道出了对光阴易逝的深切感伤。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落寞——熟悉的风景仍在,但当年的美好与热闹都已消散,只剩下诗人独自面对岁月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