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 其七

高节难久淹,劫来空复辞。
迟迟前途尽,依依造门基。
上堂拜嘉庆,入室问何之。
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
美人望昏至,惭叹前相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高节)在乱世中难以长久保持清白,最终被迫妥协的故事。前两句说高尚的节操就像洪水中的孤岛,终究会被淹没,拒绝出仕的借口也变得苍白无力。中间四句用回家探亲的场景作比喻:主人公磨蹭着走到家门口,进屋后家人问他这些年在外面做了什么。这个画面暗示他在乱世中挣扎多年,最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后四句用黄昏采桑的女子作比:天色已晚,采桑女盼着爱人归来,等到的却是两手空空,只能羞愧叹息。这里"美人"可以理解为理想中的自己,黄昏象征人生暮年,表达的是主人公对自己未能坚守初心的遗憾。全诗用日常场景隐喻人生选择,通过"回家"和"采桑"两个画面,生动展现了理想主义者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与自责。

颜延之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