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潇洒不羁的游侠形象,充满自由与矛盾的人生思考。
开头"扬眉轩然,意轶万里"用两个动作描写人物神态:眉毛扬起、气宇轩昂,心思却已飞越万里之外。这种反差感立刻塑造出一个胸怀大志的浪子形象。
中间四句是核心矛盾:明明有远行万里的志向(亦将焉往),为何突然停在这里(而竟斯止)?诗人给出的答案很特别——真正的远游者(曰远游者),把当下所在就当作旅程(以是为游)。这打破了"远方才有风景"的常规认知。
最后两句用比喻深化主题:像赶路的人急着找树荫休息(疾走息阴),但停下来后反而更迷茫(彼将安休)。暗示我们总在追逐下一个目标,却忘了享受当下。
全诗精髓在于:真正的自由不是永远在路上,而是能把每个停留都变成风景。诗人用游侠的潇洒姿态,道破了现代人也面临的困境——我们总在寻找"远方",却错过了眼前的生活之美。文字简洁但意境开阔,读来既有武侠小说的豪气,又充满哲学意味。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