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泣江妇

曹娥江主婆娑住。
五月五水面迎父。
蔡中郎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
夏侯瞒智肖杨修,强说不多来去。
怕文章泄漏风光,谜语到难开口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鹦鹉曲 泣江妇》这首词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背景是曹娥江边的一个女子,她是在为她的父亲哭泣。曹娥江是古代的一个江名,位于现在的浙江省。词中的“五月五”指的是端午节,这一天,这位女子的父亲要在江面上迎接他。可是,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顺利。

在她父亲的墓碑上,刻有蔡中郎(蔡邕)的幼妇在碑阴(墓碑背面)的故事。故事提到这位妇人有著过人的智慧,能在碑阴上留下深刻的文字。这些文字经过岁月的洗礼,现在只剩下荒凉的云影和雨后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沧桑。

紧接着出现的是夏侯瞒(夏侯玄)的故事,他聪明过人,甚至被认为与聪明的杨修一样。然而,夏侯瞒却硬要说,似乎不敢坦白真实的故事。这里的谜语用意深远,他怕说出真实的故事会泄漏某种风光,而这种风光并非别人所能轻易理解,甚至可能让人感到困惑。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女子的视角,反映了历史上的文人故事和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通过对蔡邕幼妇和夏侯玄的描绘,展现了才智与谨慎之间的权衡,也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遗憾和无奈。这种情感不仅与端午节的习俗相关,更深层次地触及了人们对过往美好与失落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