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楼晚眺

高阁登临快晚晴,好风吹送葛衣轻。
云中古寺疏钟动,树里斜阳远岫明。
被岸软沙眠乳犊,蘸波垂柳啭流莺。
归途缓踏溪桥月,何处渔舟短笛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登高望远的闲适画面,读起来像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景画。

诗人登上高楼时恰逢雨过天晴,迎面吹来的风轻柔地拂动单薄的葛衣,让人感到无比畅快。远处云雾中的古寺传来稀疏钟声,树林间的夕阳把远山映照得格外明亮。这些远景描写让人感受到开阔的视野和宁静的氛围。

近处更有生活气息:岸边松软的沙滩上,小牛犊正悠闲地躺着休息;垂柳轻点水面,黄莺在枝条间婉转啼鸣。这些细节充满田园趣味,牛犊的"眠"和流莺的"啭"两个动词用得特别生动。

最后诗人踏着月光慢慢走过溪桥,忽然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渔舟笛声。这个开放式结尾很有韵味,笛声的"横"字用得巧妙,既写笛声的悠扬,又留下想象空间。

全诗通过视觉(云、树、斜阳)、听觉(钟声、莺啼、笛声)、触觉(微风)等多重感官体验,把夏日傍晚的清凉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闲适自得的心境。读起来让人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到晚风拂面的清凉和田园的宁静美好。

李秉礼

清江西临川人,字敬之。官刑部郎中。与李宪乔以风节相砥砺,从受诗法。有《韦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