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园竹

碧阑重护小山阴,谁种淇涯绿满林。
千尺云霄看凤宿,五更风雨听龙吟。
寒香欲挹芳梅操,直节还通翠柏心。
却忆故园栖迹处,秋来高覆草堂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茂密竹林的美景,同时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志向。

前两句写竹林的位置和环境:碧绿的栏杆围护着小山背阴处,不知是谁种下了这片来自淇水边的竹林,如今已绿荫满林。"淇涯"用典故暗示竹子的高贵出身,就像名门之后一样。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竹子的品格: - "凤宿""龙吟"把竹子比作凤凰栖息的梧桐和龙吟唱的风雨,突出其不凡气质。 - 竹子散发的清香堪比芳梅,笔直的竹节如同翠柏的坚贞之心。这里用梅、柏衬托,体现竹子兼具芳香与刚直的双重美德。

最后两句转入回忆:看着眼前竹林,忽然想起故乡草堂边也有一片这样的竹林,每到秋天就深深覆盖着茅屋。这里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也暗示作者像竹子一样,虽身处他乡仍保持高洁品格。

全诗通过赞美竹子的青翠、挺拔、清香,实际上是在表达作者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写景时运用凤凰、龙等神话意象,使平凡的竹林显得超凡脱俗;抒情时又落回朴实的草堂记忆,让诗意既有高度又不失亲切。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读者在欣赏竹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