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衡阳驿

南来山不尽,北望意何如?
恨杀衡阳雁,来时不带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念。

开头两句"南来山不尽,北望意何如"很好懂:往南走,山一座接一座看不到尽头;回头往北看,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里用连绵不断的山,暗示旅途的漫长和孤独。

后两句"恨杀衡阳雁,来时不带书"最有意思。诗人看到衡阳的大雁,居然怪大雁没给他带信来。"恨杀"就是恨死了的意思,这种夸张的说法其实是在表达强烈的思念。大雁本来就不会带信,诗人却这样抱怨,正说明他太想收到家乡的消息了。

整首诗妙在: 1. 用简单的山水画面,就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感受 2. 把对大雁的"埋怨"写得既天真又深情 3. 短短20个字,既有风景,又有心情,还有幽默感

这种把思念说得既直白又有趣的写法,正是古代诗歌的魅力所在。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想家",而是用看山、怪大雁的方式,让读者自己体会到他的心情。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