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川道中

十日为山客,今朝问水程。
沙横疑港断,滩迅觉舟轻。
远近村舂合,高低渔火明。
回头忽苍莽,一望一伤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山路转向水路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递出复杂的心境。

前两句交代背景:诗人已经在山里走了十天,今天开始走水路。一个"问"字暗示了对前路的未知与探索。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水路风光:沙滩横亘像截断了港口(实际是视觉错觉),湍急的水流让船变得轻快。远处村落传来此起彼伏的舂米声,高低错落的渔火点亮夜色。这些细节充满动感,既有视觉(沙滩、渔火)、听觉(舂米声),也有触觉(轻快的船),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回头望去,苍茫的景色突然触动心弦,每看一眼就多一分伤感。这种情绪转折很真实——可能因为离山而别,可能因漂泊而生愁,诗人没有明说,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全诗妙在: 1. 用"疑""觉"等字写出旅途中的错觉体验,真实有趣 2. 通过"舂声""渔火"等生活细节,让夜景充满烟火气 3. 结尾的突然伤感形成反差,让平静的旅途有了情感深度 就像我们旅行时,可能突然被某个瞬间触动,这首诗捕捉的正是这种微妙情绪。

潘献可

潘献可,宁国(今属安徽)人。《宛陵群英集》卷五次其人于宋末,姑从之。今录诗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