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的罗汉画像,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佛法与艺术的关系。
前两句"诸谛空来世所无,神通百变绝名模"是说:罗汉们领悟了佛法的真谛(诸谛皆空),这种境界在凡俗世界是找不到的。他们拥有千变万化的神通,根本无法用固定的形象来描摹。这里用"绝名模"三个字,强调罗汉本身就是超越形象的存在。
后两句"不知何处留踪迹,却被人传作画图"很有意思:这些超脱尘世的罗汉,本不该在人间留下任何痕迹,但偏偏有人把他们的形象画了下来。这里藏着个巧妙的矛盾——画家试图用固定形象捕捉本无形象可言的罗汉,就像用照相机拍彩虹,永远只能拍到它的一部分。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留踪迹"和"作画图"的对比,展现了佛法"无相"与艺术"具象"之间的张力 2. 通过"不知...却..."的转折,幽默地表达了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好奇与误解 3.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佛法奥义到艺术创作的完整思考,像用简笔画勾勒出深意
就像我们现在用手机拍美景,其实永远拍不出亲眼所见的感觉。这首诗提醒我们:有些东西(比如佛法真谛)本就无法被完全记录或复制,但这不妨碍人们用艺术的方式去追寻和表达。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