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祭酒邱先生

生本凡庸子,家居闽海涯。
少小颇知觉,向善心孜孜。
长大事儒业,执经游泮池。
窃廪踰十载,五科皆见遗。
年岁苦相迫,发身无他岐。
慈母早弃背,严翁霜鬓垂。
显扬失初志,惊惕徒嗟咨。
池鱼不自化,笼鸟将安飞。
鳞羽纵脩饬,违时深见讥。
偶尔遇恩诏,输粟来京畿。
怀赧苦不避,养禄图孝思。
幸得桥门路,拜瞻我宗师。
造就蒙至教,闻见增新知。
满拟策驽钝,于时当脱羁。
讵意蹈前辙,所谋转乖违。
行取限名次,三年尚无期。
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
归计既弗遂,行囊亦无资。
滥叨糊口计,数子来相依。
深冬忽抱病,请借求良医。
适遇行禁罚,谬坐违严规。
诚恪莫自愬,顽梗混同归。
旧馆不久复,生徒各分离。
日给仰无助,寸心恒自持。
此情不得已,卧地干霜威。
笞辱固自取,迫切还可推。
岂不深揣量,叩叩陈苦词。
班门众所畏,操斧非所宜。
但谓师弟子,恩义兼有之。
情或信可悯,往过宁复追。
雷霆虽震击,雨露多沾濡。
我师体天者,愿言鉴愚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古代读书人写给老师邱先生的求助信,用真挚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当下的困境。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前半部分(开头到"笼鸟将安飞")像个人自传: - 说自己出身平凡,从小爱读书想做好人 - 努力考科举却屡次落榜(考了五次都没中) - 父母年迈需要赡养(母亲早逝,父亲白发苍苍) - 像困在池里的鱼、关在笼中的鸟,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

2. 中间部分("偶尔遇恩诏"到"寸心恒自持")讲现状: - 花钱买了个小官职来到京城 - 在老师门下学习后本想有所作为 - 结果又遭遇挫折(三年都没等到升迁机会) - 穷得连回家路费都没有,靠教几个学生糊口 - 因为生病借钱违反规定,被处罚丢了工作

3. 最后部分("此情不得已"到结尾)是恳求: - 像冬天躺在地上求饶的可怜人 - 承认自己犯错该罚,但希望老师念及师生情分 - 把老师比作能呼风唤雨的"天",求给条生路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 不卖弄文采,像唠家常一样说真心话 - 展现古代读书人的真实困境:寒窗苦读却难出头,既要养家又要顾面子 - 最后低声下气求老师时,依然保持着读书人的体面,既认错又带着尊严

就像现在有人给老领导写长信,既诉苦水又不敢太卑微,让人看到古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压力和复杂心理。

林景清

连江人,有《竹窗小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