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歌诗

因露寝兮产灵芝。
象三德兮瑞应图。
延寿命兮光此都。
配上帝兮象太微。
参日月兮扬光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论功歌诗》是一首赞美祥瑞、歌颂功德的短诗,用神话般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祥瑞的象征 诗中提到的"灵芝""三德""瑞应图"都是古代吉祥的象征。灵芝代表长寿,三德指君子的三种美德(可能指仁、智、勇),瑞应图则是预示好运的图画。作者用这些意象营造出一个充满希望的场景,就像现代人用"彩虹""橄榄枝"表达美好愿望。

2. 对永恒的向往 "延寿命""配上帝"等句子透露出对长久繁荣的渴望。诗人希望这些祥瑞能让都城永远光彩夺目,让功德与日月同辉。这种情感类似现代人对城市发展、国家昌盛的祝福。

3. 艺术手法 全诗用"兮"字连接,形成悠扬的节奏感,像一首舒缓的赞歌。把抽象的道德(三德)比作可见的灵芝,把功绩的光辉比作日月,这种比喻让概念变得生动可感。最后"参日月兮扬光辉"的结尾,如同镜头拉向远方,给人余韵悠长的感觉。

本质上,这是一首用神话包装的现实主义颂歌,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对政治清明的赞美,类似现代人用"阳光普照"比喻社会公平。虽然语言古朴,但其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跨越时空的。

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