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中秋夜雨次石敦夫韵)
万石家声夸第一,清材更美姿容。笑谭落落与谁同。烟分丹篆碧,香泛小槽红。|<石云:“窥檐蟾影白,照坐烛花红。”>|
准拟中秋圆月好,暮云忽翳晴空。共将清致敌西风。举头连玉兔,乘兴沃金钟。 石云:“窥檐蟾影白,照坐烛花红。”>
准拟中秋圆月好,暮云忽翳晴空。共将清致敌西风。举头连玉兔,乘兴沃金钟。 石云:“窥檐蟾影白,照坐烛花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中秋夜雨的场景,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也有对意外变化的豁达,整体氛围清雅又不失豪放。
上片(前五句)先夸赞主人公的家世和才华——"万石家声"暗示家族地位显赫,"清材美姿"则突出他本人的风度翩翩。"笑谭落落与谁同"写他谈吐不凡却难觅知音,有种孤高雅致的孤独感。后两句用"丹篆碧"(可能是熏香或墨迹)、"小槽红"(美酒)这些精致意象,营造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下片(后五句)笔锋转到中秋夜:本来准备好赏月("准拟中秋圆月好"),突然乌云遮月("暮云忽翳晴空")。但主人公并不沮丧,反而号召大家用高雅情致("清致")来对抗扫兴的西风。最后"连玉兔"(望月)、"沃金钟"(痛饮)两个动作,既保留中秋传统元素,又展现出及时行乐的洒脱。
全词妙在两种反差:一是理想中"晴空圆月"与现实"夜雨"的冲突,二是用"清致"(文人雅趣)来"敌西风"(对抗不如意)的独特处理。通过饮酒望月的寻常举动,传递出"既然不能改变天气,就改变心情"的生活智慧,比单纯写中秋团圆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