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落 张海门太史金镛嘱题其室人钱杜香女史画梅遗墨

春消息。付与画眉残墨。
一两三枝烟寂寂。暗香留素壁。
帐里蘅芜难觅。梦里罗浮空忆。
萼绿华来无竟夕。月斜何处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是描述一幅画梅的遗墨,同时也有对画师的赞美和对画中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词开头“春消息,付与画眉残墨”,可以理解为春天来临的信息,通过画笔和墨色得以传达。这里的“画眉残墨”,既代表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画师高超的画技和画作所蕴含的情感。

接着,“一两三枝烟寂寂,暗香留素壁”,描绘了画中的梅花。梅花在画中静静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弥漫在白色的墙壁上。这里的“烟寂寂”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静谧和幽雅。

然后,“帐里蘅芜难觅,梦里罗浮空忆”,则是诗人对画中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诗人在寻找和等待的过程中感到困惑和失望,只能在梦中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和那个人。“蘅芜难觅”意味着寻找的过程艰辛而徒劳,“罗浮空忆”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

最后,“萼绿华来无竟夕,月斜何处笛”,以夜晚月光和笛声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思念之情。这里的“萼绿华”可能指的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或者代表美好的事物,它的到来却无法持续长久。“月斜何处笛”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画中的梅花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画师的画技和画中所蕴含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画中人的思念之情,充满了情感和美感。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