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北来诗第五章(二十七首选五) 其五

宵鸣篝火弄戕殳,鬼母腥风合野狐。
鹏路九天亏咫尺,蝉丸六月堕锱铢。
无情可告华胥杳,抵死方知倏忽愚。
炼石斩鳌神主事,不知长剑在腰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荒诞与悲凉的乱世景象,充满象征意味。

前两句用"篝火""野狐"等意象,勾勒出夜晚荒野中鬼魅横行的场景,暗示社会秩序的崩坏。人们举着火把手持武器(戕殳),却像鬼怪般互相残杀,整个环境弥漫着血腥与腐朽的气息。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大鹏本可翱翔九天(鹏路九天),却因差之毫厘而坠落;蝉虫在盛夏本该高鸣,却像微小钱币(锱铢)般陨落。诗人想寻找理想国度(华胥),却发现无处诉说;直到濒死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被愚弄。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勇士斩鳌立极,这些救世壮举看似由神明主宰。但诗人突然反问:那些救世英雄们,你们腰间真的佩着长剑吗?这里的长剑象征着改变现实的力量与决心,诗人质疑当权者是否真正具备拯救苍生的能力与担当。

全诗通过神话与现实交织的意象,表达了在乱世中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以及对当权者不作为的尖锐批判。诗人用"鬼母""野狐"等阴森意象暗示社会的腐朽,用"鹏""蝉"的坠落象征理想的破灭,最后用"长剑在腰无"的反问直指核心问题,展现出深刻的批判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