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隐居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前两句"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用青苔和流水勾勒出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暗示这里人迹罕至。青苔长满小路说明很少有人走动,流水深入树林展现出一派原生态的景象。

中间四句"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直接点明这里远离官场和闹市,每天只能听到远处的鸡鸣狗吠。在这样空旷的山丘中,人的思绪也变得简单纯粹;面对浩渺的湖水,内心也变得开阔平静。

最后两句"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是诗眼所在: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连功名利禄的欲望都消失了,完全忘记了世俗社会的浮沉。诗人用"陆沉"这个典故(比喻人世变迁)来表达自己已经超脱世俗纷争的境界。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清新自然的意象构建出一个世外桃源 2. 通过对比突显隐居生活的可贵 3. 展现了一种知足常乐、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 4. 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能让现代读者也产生共鸣

诗人没有使用深奥的词汇,而是通过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传达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这种追求内心平静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值得品味。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