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十二之二)

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玄珠形兆。
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道家修炼的道理,但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表达,核心思想是"修行不在环境,而在心境"。

上阕开头说修炼之道看似神秘高深("至神至圣"),其实担心的是普通人耐心不够("分薄难消")。就像炼丹调和铅汞(比喻身心调节),不需要太久就能看到效果("玄珠形兆"指修炼的初步成效)。

下阕直接点破:真正想修行的人,在闹市或朝廷("在市居朝")照样可以修炼。关键点在于两点:一是修炼方法其实简单("工夫容易"),二是"药材"就在身边("药非遥"指修炼所需的素材并不遥远)。最后幽默地说,这个道理说破了其实很简单,可能让人会心一笑。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破除修行必须隐居山林的刻板印象,强调真正的修炼是内在功夫。就像现代人总说"等我有时间/钱/条件就如何",作者告诉你:改变随时可以开始,关键在决心不在环境。这种务实又通透的生活智慧,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