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东篱成趣,有西风解事,催开丛菊。碎摺黄金谁试手,一一清香堪掬。露湿凉轻,霞凝寒重,秀发如新沐。宫妆匀就,岂知红紫粗俗。
因念昔日渊明,微官不受,归伴花幽独。弹压秋光三径里,浊酒床头初熟。饮剧肠宽,醉深吻燥,更把纶巾漉。此翁无恙,唤渠同醉船玉。
因念昔日渊明,微官不受,归伴花幽独。弹压秋光三径里,浊酒床头初熟。饮剧肠宽,醉深吻燥,更把纶巾漉。此翁无恙,唤渠同醉船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菊的闲适画面,同时借菊花赞美隐士陶渊明的高洁品格。
上片写菊花之美: 开头说在东边篱笆旁,秋风很懂事地催开了丛丛菊花。这些菊花像碎金子一样灿烂("碎摺黄金"),散发着清新香气。带着露水的菊花在晨光中格外娇艳,像刚洗过澡的美人("秀发如新沐")。词人认为菊花这种素雅的美,比那些大红大紫的俗气花朵("红紫粗俗")高级多了。
下片联想陶渊明: 看到菊花自然想到爱菊的陶渊明,他宁愿不做小官也要回家赏菊("微官不受,归伴花幽独")。在自家小院里("三径"),他喝着新酿好的酒,醉得畅快时连头巾都拿来滤酒("更把纶巾漉")。最后词人幽默地说:要是陶渊明还活着,一定要请他一起痛快喝酒("唤渠同醉船玉")。
全词亮点: 1. 用"碎金子"形容菊花,既写颜色又显珍贵 2. 把带露菊花比作沐浴后的美人,生动新颖 3. 通过陶渊明滤酒的头巾这个细节,展现名士真性情 4. 结尾的玩笑话让整首词活泼起来,拉近了古今距离
这首词好就好在既写出了菊花的清雅,又通过陶渊明展现了文人向往的洒脱生活,最后还带着几分幽默,读来清新自然不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