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题李次莲江陵秋旅图
昔匆匆、南楼杯酒,送君到楚江去。
河桥怅望行旌远,落日黯然谁语。
帆下处。
定木叶猿声,并作篷窗雨。
栖迟何许。
记凉露飘衫,秋灯上榻,闻雁蓦思汝。
重相见,示我玉溪毫素。
眼前无限危阻。
巴山一发缠天际,其下剑塘如虎。
飞梦苦。
怜大李飘零、青鬓消诗句。
乱云苍莽,问白帝西来,荆门东尽,中有几千路。
河桥怅望行旌远,落日黯然谁语。
帆下处。
定木叶猿声,并作篷窗雨。
栖迟何许。
记凉露飘衫,秋灯上榻,闻雁蓦思汝。
重相见,示我玉溪毫素。
眼前无限危阻。
巴山一发缠天际,其下剑塘如虎。
飞梦苦。
怜大李飘零、青鬓消诗句。
乱云苍莽,问白帝西来,荆门东尽,中有几千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朋友离别后的思念和重逢时的感慨,情感真挚,画面感很强。
上半部分写离别场景: 1. 开头回忆当初匆匆喝酒送别,朋友坐船去了楚地(湖北一带)。"南楼杯酒"是典型的送别场景。 2. 送行的人站在河边,望着朋友的船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落日余晖中,心里空落落的无人倾诉。 3. 想象朋友旅途艰辛:船行江上,听到的是落叶声、猿啼声,雨水打在船篷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4. 最后写自己独居时的思念:秋夜凉意袭人,灯下独坐时听到雁叫声,突然就想起了远方的朋友。
下半部分写重逢情景: 1. 朋友回来后拿出画作("玉溪毫素"指精美的画作)给作者看,画的是他途经的险要山水。 2. 用夸张手法描写蜀道艰险:远处的山像一根头发丝挂在天边,山下江水像猛虎般凶险。 3. 感叹朋友漂泊在外,青春消磨在写诗作文中。"大李"可能指朋友像李白一样才华横溢却不得志。 4. 最后用苍茫云海、白帝城到荆门的遥远距离,暗示人生道路的漫长艰难。
全词特点: - 时空转换自然:从送别到重逢,从现在到回忆 - 善用比喻:把险峻山水比作"剑塘如虎" - 感情真挚:既有离别的惆怅,也有重逢的感慨 - 画面感强:落叶、猿声、秋灯等意象组合成生动画面
这首词告诉我们:真挚的友谊能跨越时空,人生的聚散离合中藏着最动人的情感。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