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有客乘舸(gě)自忠州,遣骑安置瀼(ráng)西头。
有客人乘船从忠州来,派人骑马把客人安置在瀼西草堂。
舸:船。忠州,今重庆忠县。这句写吴郎。瀼西,在今奉节城外的梅溪河之西。
古堂本买藉疏豁(huò),借汝迁居停宴游。
草堂本来是用来消遣的,现在借你搬迁,我停止了宴会出游。
古堂:指瀼西草堂。藉疏豁,因为这里宽敞明亮。
云石荧荧高叶曙(shǔ),风江飒飒乱帆秋。
云石之间,光彩闪动,高叶当曙;江风飒飒,乱帆涌动,秋色肃森。
云石:高耸入云的山石。一说为云彩和山石。
却为姻(yīn)娅(yà)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
草堂现在已成了和姻亲往来的地方,可允许我闲坐散愁吗?
姻娅: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过逢,犹过从。曾:同“层”。轩:这里指房屋。层轩指多层的带有长廊的敞厅,泛指高屋。数,数次。顾宸注:此本公(指杜甫)堂,与坐轩而散愁,反问吴见许,此相谑之词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客人乘船从忠州来,派人骑马把客人安置在瀼西草堂。
草堂本来是用来消遣的,现在借你搬迁,我停止了宴会出游。
云石之间,光彩闪动,高叶当曙;江风飒飒,乱帆涌动,秋色肃森。
草堂现在已成了和姻亲往来的地方,可允许我闲坐散愁吗?
注释
司法:官吏名。清朱鹤龄《杜工部集辑注》:州府各有司法参军事。
舸(音gě),船。忠州,今重庆忠县。这句写吴郎。
瀼(音ráng)西,在今奉节城外的梅溪河之西。这句写杜甫派人骑马把吴郎安置在瀼西草堂。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诗中原注:江水横通山谷处,方人谓之瀼。
古堂,指瀼西草堂。藉疏豁,因为这里宽敞明亮。
这句是说,我搬家离开,把瀼西草堂借给你,我也就停止在那里的宴饮游乐。
云石,高耸入云的山石。一说为云彩和山石。
姻娅,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语出《诗经·节南山》:“琐琐姻娅”。过逢,犹过从。这句是说,瀼西草堂现在已成了和姻亲往来的地方。
古时“曾”同“层”。轩,这里指房屋。层轩指多层的带有长廊的敞厅,泛指高屋。数,数次。顾宸注:此本公(指杜甫)堂,与坐轩而散愁,反问吴见许,此相谑之词也。
简析
此诗当为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作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当时杜甫56岁。“简”是信件,这一首诗也是一封信。吴郎,即吴南卿,是来自忠州的一位“司法”(州政府的军事参谋),是杜甫的晚辈姻亲,暂住夔州,与杜甫关系很好。杜甫在夔州有两处住宅,一处是靠近市区的瀼西草堂,一处是在东屯农庄的茅屋。平时他居住在瀼西草堂,当时是秋天,杜甫负责管理一百顷公田,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杜甫搬到了位于白帝城东十余里的东屯。搬家后,将瀼西草堂借让给吴郎住(有《自瀼西荆扉且移东屯茅屋四首》记其事)。仇兆鳌注:“此章为吴郎借居而作也。乘舸而至,遣骑往迎,见宾主之情。昔藉疏豁,今停宴游,以借居故也。五六,疏豁之景。七八,迁居后事。”整首诗记述的是吴郎到来前后的情事。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一位姓吴的官员(司法是官职名)的,用家常话般的语言传递了真挚的情谊和豁达的生活态度。
前四句像在唠家常:杜甫说有朋友从忠州坐船来访,自己特意派马匹把客人安顿在瀼西头的住处。他解释说这所老房子本就是图个宽敞清净,现在借给你暂住,正好可以在这里聚会宴饮。短短几句就透露出主客之间的随意亲切,房子"借"着住,宴席随时开,完全没有官场客套。
五六句笔锋一转,突然展开一幅秋江晨景图:晨光中,高树上的露水像云母石般闪闪发亮;秋风掠过江面,吹乱了一片片船帆。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飒飒乱帆"暗喻人生漂泊,为下文抒情埋下伏笔。
最后两句点明心意:因为这房子成了亲戚(姻娅)相聚的地方,所以邀请你一起坐在长廊上,对着风景慢慢消解烦忧。这里"数散愁"的"数"字用得妙,意思是"屡次、慢慢来",透露出诗人把排解忧愁当作日常功课的豁达心态。
全诗就像一封亲切的便笺,既有对朋友的真挚关怀,又暗含对人生际遇的坦然接受。最动人的是那种在简陋环境中依然保持的生活情趣——老房子、秋风、晨露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笔下都成了治愈心灵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