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图南路。
可有处士梅花,逸民桃树。
连年孤岛辛勤,征轺暂驻,薰风起处。
料延伫。
长忆越王栖甲,楚人三户。
君歌金石成声,我尤爱听,中兴吉语。
遥想秦淮官柳,毵毵晴日,因风低舞。
却怪上天无情,春色如故。
归欤怕赋,最是伤心句。
诗词好,屯田待制,八义七步。
拙稿商量去。
排铅误夺,殊无意绪。
欲印思千缕。
何况是、吾诗纤如秋雨。
散如落叶,轻如飞絮。
可有处士梅花,逸民桃树。
连年孤岛辛勤,征轺暂驻,薰风起处。
料延伫。
长忆越王栖甲,楚人三户。
君歌金石成声,我尤爱听,中兴吉语。
遥想秦淮官柳,毵毵晴日,因风低舞。
却怪上天无情,春色如故。
归欤怕赋,最是伤心句。
诗词好,屯田待制,八义七步。
拙稿商量去。
排铅误夺,殊无意绪。
欲印思千缕。
何况是、吾诗纤如秋雨。
散如落叶,轻如飞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瑞龙吟》像一幅用文字勾勒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土、历史和文化的复杂心绪。
开篇"图南路"三字像镜头拉开,带我们看见隐士的梅花和桃树,暗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但"孤岛辛勤"又透露出现实中的孤独与坚持,就像暂时停驻的马车,在暖风中徘徊等待。
中段用"越王栖甲""楚人三户"两个历史典故,像打开了两本厚重的史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楚国遗民誓死抗秦的故事,与"中兴吉语"形成呼应,流露出对民族复兴的期盼。这里的"君歌金石成声"与"我尤爱听"形成对话感,让历史与现实产生共鸣。
下半阕笔锋转到秦淮河的官柳,阳光下柳枝轻舞的画面很美,但"上天无情"的感叹突然打破这份美好。就像我们看着春色依旧,却物是人非的伤感。"归欤怕赋"道出近乡情怯的矛盾心理,怕写出的文字承载不了那份沉甸甸的乡愁。
结尾处一连串比喻尤为精彩:诗稿如秋雨般细密,如落叶般零散,如飞絮般轻盈。这三个意象既写创作状态,又暗含人生感悟——文字可以很轻,但情感永远很重。特别是"排铅误夺"的出版烦恼与"欲印思千缕"的纠结,让现代读者也能会心一笑,原来古人校稿时的抓狂和我们今天一模一样。
全词在历史记忆与现实感触间自由切换,用典自然如话家常,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而深沉的情感,就像一位智者把沧桑往事化作柳絮清风,轻轻落在读者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