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从皇家宫殿变成佛寺的建筑群的沧桑变迁,用简单画面道出深刻的兴衰哲理。
前两句用"本"字点出翠微宫的身份转变——曾经是帝王行宫,如今成了寺庙。通过"几十重"的夸张描写,让人想象当年宫殿的豪华气派,亭台楼阁层层叠叠的盛况。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两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曾经的天子不再临幸,连后来的僧人也离开了;曾经精美的建筑群,如今只剩樵夫偶尔砍倒一棵松树的日常场景。"时倒"这个动作特别生动,让人看到松树缓缓倒下的画面,暗示这里连像样的树木都所剩无几了。
全诗妙在用"不动声色"的写法展现巨变:不直接说荒凉,但通过"不来""又去""倒松"这些细节;不直接感叹盛衰,但通过宫殿变寺庙、天子变樵夫的对比。就像用几个电影镜头,把几百年的历史变迁说得意味深长。最后樵夫砍松的日常画面,反而比直接写废墟更有冲击力,让人真切感受到什么是"繁华落尽"。
骊山游人
骊山游人,唐代诗人,其著有《题古翠微宫》被收录在《全唐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