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中吕宫)

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檀槽初抱更安详。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钩怕重,尽缠绣带由长。娇春莺舌巧如簧。飞在四条弦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西江月》用轻松活泼的笔调,描绘了一位弹奏琵琶的少女形象,充满生活气息和音乐美感。

上片写少女的仪态:她穿着日常家居的衣裳,身姿若隐若现,抱着琵琶时显得娴静从容。站在酒席前准备演奏时,那种自然大方的姿态,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才艺的邻家女孩。

下片聚焦演奏细节:她轻轻拨动琴弦怕用力过猛("小打登钩怕重"),任由绣花琴带垂落,这些细节透露出少女的细心和温柔。最精彩的是把她的歌声比作黄莺("娇春莺舌"),琴声比作莺鸟在琴弦上飞舞,让人仿佛听到清脆的琵琶声与婉转的歌喉交织,就像春天里鸟儿在枝头欢唱。

全词妙在将音乐表演写得生动可感:不用专业术语,而是用"怕重""由长"这样生活化的词,用"莺舌""飞弦"这样形象的比喻,让不懂音乐的人也能想象出这场表演的动人之处。既写出了少女演奏时的专注神态,又传递出音乐带来的春日般的愉悦感受。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