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 和竹垞赋水蓼花
翠痕染露。占曲渚遥滩,惯宿鸥鹭。冷穗蘸霞,密缀星星红黍。
远遮一片渔矶,相映水荭摇暮。秋容好,江楼望,时有人吟苦。
依依送别南浦。似那日秋娘,香泪凝聚。最惜雁风吹老,渐点芦絮。
雨后半倒凉枝,碎洒钓篷移处。波浪起,烟丛系船且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水蓼花的美丽景象的诗词。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翠痕染露”:早晨,绿色的水蓼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更加生机勃勃,散发出翠绿的色泽。这是作者以颜色入手,直接描述了花的美态。
2. “占曲渚遥滩”:水蓼花覆盖了曲折的水边地带和遥远的沙滩,展现出它的生命力旺盛。这里,作者通过空间描述,展现了水蓼花生长的广阔环境。
3. “惯宿鸥鹭”:这里的水蓼花区域是鸥鸟和鹭鸟经常栖息的地方,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态的赞美。
4. “冷穗蘸霞”:水蓼花的红色穗状花序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艳丽,就像是被蘸上了晚霞的色彩。这是对水蓼花色彩美丽的一个特写。
5. “密缀星星红黍”:每一个穗状花序都像是缀满了红色的黍米,密密麻麻,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繁多且明亮。这是对水蓼花细节的生动描绘。
6. “远遮一片渔矶”:远处的渔船停靠在岸边,与水蓼花的景象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加入了人的活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生活气息。
7. “相映水荭摇暮”:水蓼花和水荭草在傍晚的微风中摇曳,彼此映照,展现出水边植物的美丽和生机。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
8. “秋容好,江楼望”:秋天的景色是如此美好,从江楼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这美丽的景象。这里加入了人的视角和情感,使得景象更加具有主观色彩和情感深度。
9. “时有人吟苦”:时常有人因为看到这美丽的景象而感叹不已,甚至情不自禁地吟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对人们情感的自然引发和对美丽景象的共鸣。
接下来的句子继续描述了水蓼花的美丽和景象:
10. “依依送别南浦”:在南岸,人们依依不舍地送别亲友,就像那水蓼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一样,充满了情感。这是对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描绘。
11. “似那日秋娘,香泪凝聚”:这里的水蓼花就像是那位秋天的姑娘,她的香气和泪水都凝聚在这美丽的景象中。这是对自然景象的情感化和人格化描绘。
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对水蓼花坚韧品质赞美:
12. “最惜雁风吹老”:即使秋风再强劲,水蓼花依然能保持其美丽和坚韧,不会因风而凋零。这是对水蓼花坚韧品质的高度赞美。
13. “渐点芦絮”: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边的芦絮也逐渐变黄,与水蓼花的红色形成对比,展现出秋天的多彩和生命的丰富变化。这是对生命变化和季节更迭的生动描绘。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描绘了水蓼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美丽和生命力:
14. “雨后半倒凉枝”:雨后的水蓼花更加清新脱俗,即使枝条倾倒,也依然保持其优雅和生命力。这是对水蓼花坚韧和优雅气质的赞美。
15. “碎洒钓篷移处”:在水边垂钓的人移动钓竿时,水蓼花的穗状花序就像被碎洒出去一样,展现出一种动态美。这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最后两句描绘了船只停泊和水蓼花景象的融合:
16. “波浪起,烟丛系船且住”:当江面起波浪时,船只停在烟雾缭绕的水边,与水蓼花的景象融为一体。这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全面描绘和融合。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水蓼花的生动描绘和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展现了自然的美、生态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情感共鸣和互动。通过对色彩的描绘、动态的描述和情感化的人格化描绘手法使得这首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形象鲜明并充满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