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七夕已觉微凉既引应徐且命燕赵清风朗月以望七襄之驾置酒陈乐

广席多才俊,重合引珠妍。
管弦檐外响,罗绮树中鲜。
举针还向月,上舞复依筵。
度河将□殿,相看并是仙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七夕节的情景,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浪漫氛围的夜晚。

首句“初伏七夕已觉微凉”,说明了时间是在初伏的七夕,天气已经有些微凉,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夏日夜晚。接着“既引应徐且命燕赵清风朗月以望七襄之驾”,可以理解为作者邀请清风明月,观望星驾,准备庆祝七夕。这里的“燕赵清风朗月”给人一种清爽明朗的感觉,让人想象到美丽的夜晚景色。

接下来的诗句中,“广席多才俊,重合引珠妍”描绘了宴会上的繁华场景,席上聚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相互欣赏,互相引为珠玉之美。这里透露出一种喜悦和庆祝的氛围。

“管弦檐外响,罗绮树中鲜”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和华丽。音乐在屋檐外响起,缤纷的丝织品和美丽的树影交相辉映。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举针还向月,上舞复依筵”则描绘了女子们对月的活动。她们举起针向月亮乞巧,或者在上边舞蹈边靠近宴席。这是七夕节传统的习俗,展现了女子的巧手和优美的舞姿。

最后的“度河将□殿,相看并是仙”则表达了作者对七夕浪漫氛围的感受。他们渡过银河,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相互注视,感受到爱情的神奇和美好。这里的“□殿”可能是指仙人的居所,也暗示了七夕的浪漫氛围让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和人们的喜悦心情。作者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将节日的景象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七夕节的美好和神奇。

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