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篇
壮士三(一作腰怀七)尺剑,思欲从沛公。
项籍妇人仁,不足与成功。
乾坤动杀机,惨淡斗蛇龙。
纵观天下势,形胜惟关中。
据险临诸侯,孰敢当吾锋。
古来豪杰士,不识刀与弓。
良平真壮夫,筹画在心胸。
樊灌鹰犬劳,萧何为发踪。
君看帷幄里,实有万夫雄。
项籍妇人仁,不足与成功。
乾坤动杀机,惨淡斗蛇龙。
纵观天下势,形胜惟关中。
据险临诸侯,孰敢当吾锋。
古来豪杰士,不识刀与弓。
良平真壮夫,筹画在心胸。
樊灌鹰犬劳,萧何为发踪。
君看帷幄里,实有万夫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一位壮志凌云的英雄形象,核心是表达对智勇双全的真豪杰的赞美。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开篇四句)用对比手法树立英雄标杆。诗人说真正的壮士应该像追随刘邦的侠客那样,腰间佩剑心怀大志,而项羽那种优柔寡断的"妇人之仁"注定失败。这里用"三尺剑"这个具体物件,生动展现了壮士的英武形象。
第二层(中间六句)展现宏大的战略视野。诗人描绘天下纷争如龙蛇相斗般惨烈,强调关中地形在争霸中的关键作用——就像游戏里占据高地就能压制对手。这几句充满动态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看到英雄指点江山的豪情。
第三层(后八句)通过历史人物对比揭示真豪杰的标准。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被比作"壮夫",强调智慧比蛮力更重要;樊哙等武将只是执行命令的"鹰犬";而萧何这样的后勤大师才是幕后英雄。最后两句画龙点睛:真正的万夫之勇,往往藏在运筹帷幄的智慧中。
全诗最精彩的是颠覆了传统对"英雄"的认知——不是肌肉发达的战士,而是像张良、萧何这样善用智慧的人才配称"万夫雄"。这种重视战略智慧的思想,在今天职场竞争中依然具有启发意义。诗中"斗蛇龙""鹰犬"等比喻既形象又犀利,让历史典故变得鲜活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