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六月十五夜同韬兄琵琶亭对月沽酒不可得填此解嘲

烟波三十宿,一轮乡月,两度向人圆。
洞庭西上路,弱柳江头,旋换白门船。
天涯沦落,泣青衫、司马谁边。
漫留得、琵琶亭古,冷落四条弦。
依然。
流分九派,剑指双峰,叹荒凉满眼。
便拟博、兄酬弟劝,醉也无缘。
前生定入东林社,知后期、重结何年。
征梦阔,白云回首江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兄弟俩在异乡漂泊时的感慨,充满江湖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上片用"烟波三十宿"开头,直接点出长期漂泊的生活状态。月亮圆了两次,说明离家已经两个月了。从洞庭湖到南京(白门),一路辗转,就像当年被贬的白居易("泣青衫"的典故),在琵琶亭前感叹身世飘零。这里用白居易的典故,暗示自己和兄长就像当年的白居易一样怀才不遇。

下片写眼前景色:长江分流、庐山双峰,却只觉得满目荒凉。想和兄长痛快喝酒都做不到(当时可能买不到酒),更添无奈。最后用"东林社"(古代文人社团)的典故,说前世可能是文人雅士,不知何时能再相聚。"白云江天"的结尾,把思绪拉回现实,望着远去的白云,更显漂泊无依。

全词妙在把地理变迁(洞庭-南京-九江)和情感变化(思乡-失意-无奈)自然结合,用"买不到酒"这样生活化的小事,反衬出大时代下文人的落魄。典故用得自然,不显刻意,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有家难回,有志难伸"的苦闷。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