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篇

碧鸳瓦上霜华微,白马河边秋雁飞。
蓟北征人尚未返,雒阳少妇捣寒衣。
双丝越练光如雪,开笥展衣肠百结。
支砧桐杵响初传,静夜空庭音易彻。
疾徐高下宛相同,惄如擗摽恨难穷。
愁心自诉光明月,凄韵应随断续风。
风前月下砧声度,斗转参横犹未卧。
撩乱流萤各自飞,缠绵络纬能相和。
回思夫婿未从征,灯前笑语若为情。
锦衾煖觉幽兰气,角枕微闻堕珥声。
那知离别生凄恻,剪刀针线长相忆。
岁岁空传蓟北书,年年用尽闺中力。
坐久新寒透裌绫,遥怜塞外更难胜。
受降城上思乡泪,今夜应知半是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捣衣篇》描绘的是一个少妇在秋夜思念远方征人的场景。整首诗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和深深的孤独感。

诗的开头“碧鸳瓦上霜华微,白马河边秋雁飞”,描述了秋夜景象。碧绿的瓦片上覆盖着一层薄霜,白马河畔的秋雁正南飞,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蓟北征人尚未返,雒阳少妇捣寒衣。”直接点明了主题——征人未归,少妇在准备为他缝制寒衣。这句诗中的“捣寒衣”是指少妇在为远方的征人缝制御寒的衣服,通常是通过捣洗布料来使其更加柔软和耐用。

“双丝越练光如雪,开笥展衣肠百结。”描述少妇展开布料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布料上的丝光如同雪一样洁白,但少妇却感到百感交集,心情十分纠结。

“支砧桐杵响初传,静夜空庭音易彻。”写到了捣衣的场景,夜深人静时,砧杵声清晰地传遍整个空旷的庭院。这声音不仅是对征人的思念,也是少妇内心情感的外露。

“风前月下砧声度,斗转参横犹未卧。”进一步描写夜深不眠的情景,少妇在风中月下的环境中捣衣,直到星辰移位,她依然难以入睡。

“撩乱流萤各自飞,缠绵络纬能相和。”写月光下,流萤飞舞,纺织虫的叫声在夜晚回响,这些自然景象更增添了少妇的忧郁和思念。

“回思夫婿未从征,灯前笑语若为情。”少妇回忆起与丈夫离别前的欢乐时光,现在却只能在灯前独自回味,心中充满无限遗憾。

“锦衾暖觉幽兰气,角枕微闻堕珥声。”描绘少妇渴望温暖和陪伴的心情,抱在怀中的锦被散发着幽兰的气息,而她仿佛还听到了丈夫遗留在枕边的耳饰坠落的声音。

“那知离别生凄恻,剪刀针线长相忆。”表达出一种无奈与痛苦,少妇知道别离带来了无尽的哀伤,但她只能通过缝制衣物来寄托思念。

“岁岁空传蓟北书,年年用尽闺中力。”少妇每年寄回丈夫那里几封信,为主人公缝制衣物付出了所有努力,却只能等待着丈夫的回信,期待着团聚的那一天。

“坐久新寒透裌绫,遥怜塞外更难胜。”写少妇感到寒冷,想到丈夫在遥远的边疆,寒冷会更加难以忍受,不仅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凄凉,也为丈夫担心。

“受降城上思乡泪,今夜应知半是冰。”最后,诗篇的结尾表达了少妇的思念之情,即使泪如冰凉的泪水,但依然难以抵挡对家乡和丈夫的思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真挚。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少妇的思乡之情和对征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期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