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意歌赠方在渊
学书费纸医费人,坡翁此言意苦真。
脉经素问眼未识,阴阳表里何由陈。
匕剂试投违脉理,虚词恐喝惊人耳。
俗方幸售责厚酬,剪剪逐利活妻子。
焚券几人如宋清,偶收寸效浪传名。
视㿂洗髓自神术,三折肱后业始精。
方君家世本业儒,孔颜读罢读灵枢。
丹溪东垣及仲景,颇窥堂奥哜其腴。
原病检方非草草,小阮并驱名更早。
四方延置不辞劳,立起沈疴济阏夭。
董公种杏昔成林,今无其地有其心。
一腔生意何曾息,起死回生泽物深。
峰湖落笔为传写,幅图把玩春盈野。
素翁斫地为长歌,一乡二妙天所假。
我生蒲柳质最微,年未及迈气先衰。
眼昏足疲齿摇动,时借药力强支持。
葛巾幸尔谢世局,习静山中欲辟谷。
六经糟粕徒劳神,枕中鸿宝得奇术。
得奇术,能驻颜。
金丹九还火候足,君看他日生羽翰。
脉经素问眼未识,阴阳表里何由陈。
匕剂试投违脉理,虚词恐喝惊人耳。
俗方幸售责厚酬,剪剪逐利活妻子。
焚券几人如宋清,偶收寸效浪传名。
视㿂洗髓自神术,三折肱后业始精。
方君家世本业儒,孔颜读罢读灵枢。
丹溪东垣及仲景,颇窥堂奥哜其腴。
原病检方非草草,小阮并驱名更早。
四方延置不辞劳,立起沈疴济阏夭。
董公种杏昔成林,今无其地有其心。
一腔生意何曾息,起死回生泽物深。
峰湖落笔为传写,幅图把玩春盈野。
素翁斫地为长歌,一乡二妙天所假。
我生蒲柳质最微,年未及迈气先衰。
眼昏足疲齿摇动,时借药力强支持。
葛巾幸尔谢世局,习静山中欲辟谷。
六经糟粕徒劳神,枕中鸿宝得奇术。
得奇术,能驻颜。
金丹九还火候足,君看他日生羽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对一位叫方在渊的医生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医学和人生的感悟。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批评庸医(前8句): - 开头用苏轼的话说"学书法费纸,学医费人",指出医术不精会害人。 - 讽刺那些不懂《脉经》《素问》等医书,连基本医理都不懂的庸医。 - 他们乱开药方、用大话吓唬病人,靠运气治病还收高价,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2. 赞美好医生(中间16句): - 用典故对比:古代名医宋清会烧掉穷人的欠条,现在这样的好医生太少了。 - 夸方医生:出身书香门第,先学儒家经典再钻研医书,精通朱丹溪、李东垣等名医的理论。 - 说他看病认真不马虎,名声比他叔叔(小阮)更早传开,不辞辛劳到处出诊,能治好重病救人命。 - 用"董奉种杏"的典故(名医治病不收钱,让人种杏树回报),说方医生有古代名医的仁心。
3. 自述养生感悟(最后12句): - 作者说自己身体差:年纪不大就眼花腿软牙齿松,靠药物维持。 - 现在隐居山林想学道家"辟谷"养生,觉得读儒家经典太费神,不如学医书里的养生术。 - 最后开玩笑说:要是真学到长生术,说不定哪天就能飞升成仙呢。
这首诗的亮点: - 用对比手法:庸医VS良医,古代名医VS当代医生,很有批判性。 - 用医学典故:像"三折肱"(多次断臂成为好医生)、"董奉杏林"这些故事,让赞美更生动。 - 语言接地气:说庸医"剪剪逐利"(像剪羊毛般赚钱),说好医生"立起沈疴"(立刻治好重病),都很形象。 - 结尾幽默:明明在夸别人,最后转到自己想养生,还幻想成仙,显得很真实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