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粽

细葛香罗试新暑,太平时节逢重午。
五兵辟尽百邪消,不用钗符悬艾虎。
九重天上宴芳辰,菖蒲香泛宫壶春。
青青孤叶包金黍,玉盆满贮颁群臣。
小臣何幸遭明主,承恩共醉薰风里。
愿题官帖献新诗,纳忠窃效欧阳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宫廷赐粽的喜庆场景,展现了太平盛世的祥和氛围。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节日氛围(前四句): 诗人用"细葛香罗"形容夏日新衣,点明端午时节的舒适气候。"五兵辟尽"二句用通俗说法表达了端午驱邪的习俗——这里说连辟邪的艾虎挂饰都不用,暗示天下太平无灾厄,比常规写法更有新意。

2. 宫廷赐宴(中四句): "九重天上"把皇宫比作仙境,描写用菖蒲酒、金黍粽等端午特色物品宴请群臣的场景。"玉盆满贮"四个字生动展现了粽子堆积如山的壮观场面,让读者仿佛看见宫人们端着金盘分发粽子的画面。

3. 臣子感恩(后四句): 诗人以普通官员口吻表达幸运之情,"共醉薰风"既写实景又暗喻沐浴皇恩。最后用欧阳修(欧阳子)的典故,表明自己要像这位宋代名臣一样,通过献诗来表达忠诚,这种表态方式既含蓄又得体。

全诗亮点在于: - 用"青青孤叶包金黍"这样通俗的比喻描写粽子,竹叶的青色与黍米的黄色形成鲜明色彩对比 - 把传统驱邪习俗反着写("不用钗符"),反而更突出太平景象 - 结尾的感恩不显阿谀,通过历史典故自然收束

这种宫廷应制诗容易流于空洞,但本诗通过具体细节(如菖蒲酒香、玉盆盛粽)和生活化比喻,让仪式场景变得鲜活可感。

章懋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