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临近中秋的夜晚,诗人与朋友们聚会的情景。全文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忧郁的美感。
前四句写景: 1. "月近中秋好"——快到中秋了,月亮格外圆润明亮 2. "风因小雨清"——刚下过小雨,微风带着清新的气息 3. "山眉烟外远"——远山像美人的眉毛,笼罩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4. "江练夜深横"——深夜的江水像一匹白绸,静静流淌
后四句写人: 诗人说自己生病不能喝酒("我病自不饮"),但夸赞朋友们的诗都写得很好("君诗俱有声")。最后两句说:就算没有好酒(嘉荣指美酒),只要放声歌唱也能尽兴("放歌能取醉"),表现出随性自在的聚会氛围。
全诗妙在: 1. 用"山眉""江练"这样生动的比喻,把夜景写得很美 2. "放歌取醉"的洒脱,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趣 3. 明明有病在身,却依然享受当下的豁达心态 4.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亲切
读完能感受到:一个雨后的秋夜,一群文人对着江山明月吟诗唱歌,虽然简单朴素,却充满诗意和人情味。
曾惇
曾惇,字谹父,南丰(今属江西)人。纡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黄州(《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十四年知台州,十八年知镇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五一、一五八)。曾惇诗,据《能改斋漫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